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亚虎(ASIATIGER)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亚虎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人像传说中的那样严谨吗? [复制链接]

留级版主

首席减压官

Rank: 12Rank: 12Rank: 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18 03:53: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乖乖按:今天是9.18纪念日,特发一文,讨论一下我们这个话题永不休止的友邦。
留日的几位,是不是说两句?】
  
日本人像传说中的那样严谨吗?
虽然从来没有去过日本,在各种传闻中,日本人都是严谨认真的好榜样。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作者描述自己说问了一个不太相熟的日本朋友一个专业问题,几个月之后收到日本朋友送来好几本相关书籍,以及详细的笔记,一切都用各种颜色的小即时贴标注了所有重要的页码。但是这个印象在遇到教授我两年日语的日本老师之后完全被颠覆了。

各位曾经在日本生活过,认识众多日本人的知友能不能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呢?

相关问题: 德国人像传说中的那样严谨吗? :德国人像传说中的那样严谨吗?


作为一个人口在一亿以上的国家而言,当然有严谨认真的人也有不严谨的人,但是如果上升到国民性,日本人的严谨可以媲美的只有德国人。

讲几件事,第一,你说的这种情况我立刻就想起了单位的秘书。一次我定期体检,单位事务人员不仅是把体检需要的各种单据用信封放好送到办公桌前,还找好就诊医院的谷歌地图打印出来并标注清楚,查清一共有多少种方式到达目的地(从家里出发而不是从单位,那次体检要一整天时间,不上班了),公车在哪里坐车步行需要多久等车要多久多少钱,地铁有几种换乘方式多少钱,自己开车有什么注意事项,要点用不同颜色笔标注清楚,内容重要的又贴上可以撕下来的便签加标注,亲,单位每个人都要体检,每个人都是如此待遇,如果出差情况也是一样,除非你是出国,她们不了解情况也查不到,但往返机票和宾馆是一定会帮你先处理好的。

第二,精确到0,1克的天平,电子定时器,温度计(测量炭火温度锅底温度油温温度计设计各不一样)是很多超市都有卖的一般厨房用品。

第三,昨晚无聊看NHK的电视,节目是给家庭主妇看的,讲为什么有人切西红柿切得整齐好看,有的人把水切得到处都是,做实验,第一,是刀的问题吗?拿两把一样的新刀找一个厨师一个一般主妇切,结论,不是刀的问题,一样的刀主妇也切不好,实验再怎么做呢,亲,高潮来了,他们找来拍3D电影的设备,就是一个人身上贴很多传感器确定空间位置的那种,数据分析两人动作的不同,结论是,主妇用刀垂直向下,厨师动作很平,水平方向动作距离明显增大,你以为完了?不,人家找来高速摄像机,用长度长过萝卜的刀切萝卜,仔细观察同一力量下用这两种不同的动作切,萝卜的形变以及萝卜汁喷溅有何不同,确定水平方向切效果就是不同后,将这一技术告诉主妇,确定主妇切菜技术是否改观。

亲,这是主妇向的切菜节目!同样还实验了老南瓜太硬很难切开肿么办,奶油蛋糕太软切得不好看肿么办,简单的说吧,你可以认为日本就是一个大实验室,他就是一卖烤鸡肉串的,说不定也列一个方阵,考证不同食盐和不同温度对味道的影响,你放心,方阵内的每一个格子他都做,绝不偷懒,至于公司那就更加不用说了,TOTO是干什么的你们都知道吧,卫浴用品简称卖马桶的,有一个试验部门专门研究怎样用最少的水能把粑粑(已经模型化了,不然没那么多粑粑做实验,呵呵)冲走而且不堵在下水道里,至于喷淋式马桶圈,多少角度水喷在尊臀上留下的最少,那是另外一个实验组的事。人家一辈子的事就是研究这个,能不出成果吗。

问题还在于,日本人对这种研究不以为蛋痛反以为豪,他们管这个叫职人的“技”。从建筑工到厨师,从卖马桶的到烤鸡肉串的,都有“技”,个人自豪社会尊重。

为证实我木有扯淡,上昨晚手机拍的渣图两张。

中国人都不要翻译吧?第一张斜切萝卜第二张直切。


鬼扯!!當然不是!!! 是比傳說中的還要嚴謹,遠超過我們想像的極限

以我所見為例

某日我的供應商來拜訪我,而他的下一站是日本
他給我看日本公司給他安排的行程表
時間細到以五分鐘為單位,從起床、用餐、上廁所、交通等等一直排到睡覺
同時每個行程的負責人、與會人員的基本資料、聯絡方式、照片(幹!!這真的很扯)都附上了
但最讓我震驚的是
每天的三餐在哪家餐廳吃,都有註明
同時連菜單都有,圖+文字+說明,省去不知道點什麼的尷尬
這些細小的程度,已經不是我們做與不做的問題了,而是我們跟本想不到那麼細微
與其說是行程表,不如說是XX公司參訪五日全攻略比較貼切
原本想跟他要來做為我公司內部訓練的教材,後來想想算了
從這方向著手,我三輩子也拼不過日本人,另謀途徑吧

東京車站內的某個路口
左手邊有個指示牌,廁所右轉35公尺 (圖示+35M)
同時右手邊也有同樣的指示牌,廁所右轉32公尺
我當場就輸了 Orz
他們連左右邊指示牌間隔3公尺都算進去了!!!
要這樣,豈不是每個指示牌都需要訂制、丈量
媽呀!!成千上萬的指示牌耶!!!

記得小時候(約30年前)去日本玩
台灣導遊信誓旦旦的說:台灣十年內一定趕上日本
(台灣當年經濟起飛,好比十年前的大陸)
前幾年去日本,導遊說
雖然日本有所謂失落十年,但台灣怕是永遠也追不上日本的
就某方面,我是真心的崇拜日本人,自愧不如


以我開會的經驗
如果初次見面,每次換一堆名片
我都需要偷偷把名片排在桌上,邊開會邊瞄著這人的名字跟職位
若事先安排好,讓我有準備,我想我可以更從容
吃飯也是,日本人工作餐比較少吃合菜(就是像中餐一樣,一桌菜一起分)
所以吃什麼往往需要自己拿主意
與其在那翻個半天,不如事先研究好
一來讓訪客不會尷尬,二來順便讓訪客多瞭解其文化,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我自己就有個很尷尬的例子 (故事背景不是在國內)
有次客戶(老外)請我吃飯,去家意大利餐廳
菜單一打開,我臉都綠了
全是義大利文,連英文都沒有
我只能勉強猜出來啥是意大利麵,其他我連是湯還是前菜都分不出來
當時本來想借著尿遁讓客戶隨便幫我點一樣就好
但後來還是覺得不妥
乾脆菜單放一旁,一副我不在乎吃啥的模樣
拼命抓著人聊東聊西
等服務員問到我的時候,我再一臉不耐煩的轉過頭來
說"跟那位先生一樣就行了",說完頭轉回來繼續聊
直到菜上到我面前時,我才知道我點的是什麼....

有過這親身經歷後再看到這日本公司的行程表
就能理解,他們真的是站在訪客的立場去看待事情,絕對的體貼細心
訪客可是個未曾謀面的外國人喔!


我的角度略有不同,我想得是如果人人都把精力花在丈量一个牌子到厕所到底有多少距离这种事情上,浪费多少精力先不说,首先这个社会会很难找到快乐。

其實我曾設想過這該怎麼做,其實一點都不難,只需要有精確的平面圖即可
接下來就是嚴謹的下單、施工、驗收
竊以為,日本人對科技的痴迷,其動力就是來自於對細結的執著
因為科技的進步將有助於更精確的控制其每個細節
這精神可大可小
舉個例吧,20年前的walkman及30年前的錄放映機
其內部做工之精緻連大神喬布斯都讚嘆不已
但修過錄放映機的人都知道,只要不是原廠修的
無論怎麼修都會咬帶(磁頭把膠帶卡住,卷在一起)
其問題不是出在會不會修,而是修理時的精度

再舉個例子吧
有個朋友早期是大陸軍方技術人員
某次在拆解米格XX的發動機 (反向工程)
每個步驟都測量、記錄所有他們能想到的細節並從頭到尾錄影
再如同倒帶一樣拼裝回去
結果是,只要他們拆過再裝回去的發動機
推力就是少了30%,怎麼樣就是克服不了
只好再拆個原裝貨,並更仔細的發掘眼睛看不到的細節
一次次的拆解,才逐漸改善這個問題

小到民生大至國防,其實都離不開這樣的態度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現在人在總結甲午戰爭時說的頭頭是道
但我並不認為其根本問題在現今中國中,得到了改善,更別說是解決了


没有直接接触过日本人,不过我毕业后到单位后遇到的一件事让我对日本人的这种工作态度折服:
领导拿了一张纸,上面就写了一钻机型号,说是单位79年买的一台日本钻机,当年还专门派人到日本去提货,不过二十多年了,早已找不到说明书了,当年进货的人也找不到了,要我上网查查看能不能找到说明书或者厂家之类的。我想,乖乖,年龄比我都大的钻机现在还能用?二十多年了厂家还生产?保质期过了多少年了人家还理你?……不过我居然还是在网上找到了这家日本厂家,按照网上的联系方式发了一封英文的信件过去,说明我们79年买的钻机,现在想要一份说明书!我本来没指望回信的,因这这种事要是放在国内的厂家,二十多年还存在这厂就是一奇迹,而且二十年前卖出去的东西现在要还有人负责就是另一个奇迹!可是日本厂家真的回信了,而且用英文回了信,还翻译了一封中文信,因为他们的电脑没有中文字库,就将中文信打印出来再扫描了发过来……信件说明:他们可以将说明书发过来,但是扫描太大不能发邮件,只能用传真,请我们将传真号发给他,并对说明书只有日文和英文没有中文的表示歉意……于是将传真号发过去后约定好时间收传真,收到后我又惊了——差不多100页啊,国际传真啊,传了一个多小时啊!!
所以现在很多人喊着抵制日货的时候我经常想:若能学到日本人的这种精神,国货肯定比日货强,根本不用抵制!


看了很多答案,也赞同了几个。我也在日本混了几年,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题目说日本人严谨,这说法有点不够准确,就像提问者自己说的,他就认识一个不太严谨的日本人。只能说大部分日本人很严谨,而且,要限定是在主要在日本国内的。
我觉得人的所作所为还是跟其所在的环境有很大关系,比如很多中国人刚来日本时在电车上打电话,大声喧哗,还吃东西。可时间长了,这种行为就少了。因为你要融入某个社会就一定要入乡随俗。所以,即使日本人在日本国内很严谨,出了国也许就不需要这么做了。特别是到了不太严谨的国家,比如中国。好像@tony 的答案中的日本人也不太严谨,当然,那有可能是其他原因,与到了中国的情况不同。

日本人为什么严谨,这个不清楚。个人认为,这种民族性格与日本对“職人”的尊重有关。”職人”在日中词典里的解释是:“手艺人,工匠”。我觉得,在日文里这个词包含有更重要的信息,也就是过硬的专业技术,以及对自己技术的自信和自豪感。日文中还有个词叫“職人気質(しょくにんかたぎ)”,日文大辞泉中的解释如下:”職人に特有な気質。自分の技能を信じて誇りとし、納得できるまで念入りに仕事をする実直な性質”。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工匠所特有的朴实性格,相信自己的技术并以之为荣,工作要做到(自己)完全满意为止”(意译,水平有限,谁有更好的翻译请指点)。从这个词的解释可以看出,日本人对職人的印象是怎样的。
我曾看见一个日本的视频,是以采访形式来介绍新的电风扇产品。产品的设计者说自己是在某工厂里学手艺时学到了如何使电风扇吹出的风更柔和,继而发明了这款电风扇(非常贵,具体多少钱忘了,好像跟空调差不多)。而他学手艺的师傅就是该工厂的职工。要在中国,这位师傅顶多就是个工龄长一点的工人罢了,可在日本,人家就是受人尊敬的職人。包括@丙等星 所说的寿司職人,職人这一称谓在日本的很多制造行业都有。日本的職人凭借其特有的一丝不苟的态度做出的产品质量一流,在全世界都有口碑。于是日本人就愈发的严谨,以至于到了有些偏执的程度。可以说,如今,職人的这种特有的性格已经渗透进了日本的各个角落,导致日本人即使在电视综艺节目上也会采取严谨的求证态度。

为什么我们喜欢日本人严谨呢?因为他们严谨了,我们省事了。我们当然希望省事,可不得不严谨的人,却是受着很大压力的。就像@曹梦迪 评论里所说的,日本企业的劳动强度非常大,这个也许跟老板比较小气有关,但也与其严谨的性格有关。也许这也是有些日本人出了国也就不那么严谨的原因之一吧。

最后,我想吐个槽。我觉得有一些人写的不是关于日本人严谨的事例,而是关于日本人对客户的殷勤,以及对产品的人性化定向的事例。日本企业对客人的服务方法在外国人看来就是“异常”殷勤。举个例子,日本大的百货公司里化妆品柜台很多商品都可以试用,比如护手霜之类。在涂了护手霜之后,要用纸巾擦掉。这时,日本的服务员会拿出纸巾,仔细叠成某形状之后交给你擦。有人对美国人做了调查,很多美国人认为这么做完全没有必要。可是在日本,这么做很正常。我认为这是一种商业竞争带来的现象,各个参与竞争的公司都想拉住客户,竞争导致服务的内容里出现了很多原产品之外的东西。有合作的企业之间也是同样道理,让对方的人员过的舒心,他们对自己公司的评价就更高,将来继续合作的可能性也更大。
中国人也知道这一点重要也拉拢对方,不过作法比日本人直接的多——送礼!!

德国方面就不清楚了,期待高人回答。


刚刚看到一个有趣的例子,来分享一下。
某学术期刊,上一期杂志由于某些错误,封面与以往的颜色不同,这一期就改回来了。
然后在最新一期的最后加了两篇道歉文,分别来自印刷公司和杂志编辑委员会的委员长。
这个例子虽然说明不了日本人都很严谨,起码能说明此学会的人对于这种细节还是非常重视的。
这也是严谨的一种体现吧。


就拿做寿司举例子,日本人有所谓的“本手返五手”,或者“ 本手返三手”,之类的,就是指捏寿司时候一次成型用了几个动作
据说动作多了少了都会影响口感,可见他们的严谨了
但说实话我真心怀疑有几个人吃得出区别。。。。。。。。。


当年我去NEC混过一阵子,听同事说起一个日本同事在北京和他们一起工作时的故事:三浦xx,我们简称他小三,因为有一个项目里需要做一张图,要对该图片填充颜色,保证所有的像素都被填上。中国同事打开PhotoShop这样的软件,哗啦一下就全填上了,小三不同意,认为这样不一定都填上,于是他上,把图片放到最大,一个像素一个像素的填。。。终于,填好了,Niubility!


日本有个综艺节目,叫 《矛盾大对决》 ,里面是各种技术,手艺,工业水平or产品,甚至是食物的对抗比赛,看这个感觉日本人的精益求精精神确实是深入骨髓的,而且日本人很有学习精神,失败者往往会衷心的表示佩服。比某些阿Q精神盛行的国度好得多~


曾经坐在京都车站的天台台阶上,用手反复擦身旁的地面,一点土都没有。。。不知道是擦的过于干净还是本身环境就那么干净。。。


拿我所在的实业公司来讲,日本人对零件的要求几乎是所有国外客户中最高。
一开始是不停的参观工厂以及样品测试...日本客户大概就是少数让你做了一堆样品但是最后可能不投产的客户种类。(对产品要求高啦,零件尺寸啊什么的)
昨天听生产的副经理说,他之前的一个工厂是不接日本人生意的,因为太麻烦...


看了大家的回答后很吃惊。

我在英国接触过一些日本朋友,没感觉特别「严谨」。他们上课也常常迟到,有时说了什么之后也做不到。比如一个女生本来说好下午和我准备ppt,我把旅游都推掉了,但做了没半小时她就犯困了,聊了一会儿就走了,搞的我那个下午什么都没做成。还有一次一个日本朋友在我洗澡的时候把房卡抽了就走了。。虽然回来的时候给我下跪道歉。。互寄明信片这种事我的几个日本朋友也没有兑现。。

真心没觉得认识的日本年轻人比我们严谨,说他们更礼貌还差不多。


日本人从小就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无论是上学还是上班,都有大量的纸质笔记本,方便随身记录,方便日后查询素材,捕捉灵感。也正因为如此,EVERNOTE在日本大获成功。


听过舞蹈老师对十几年前在北舞跟他一起学芭蕾的几个日本女生的描述 非常难忘
日本女生从不请假。最吃苦。许多中国女生会因为病痛请假,但是日本女生从来坚持到底。
每次男生托举完,日本女生都会鞠躬并且再三道谢。


对待工作确实大部分日本人都是非常严谨的。做了一大堆样板和改进最后还是不被采纳的情况并不罕见。
不过我觉得也并非所有日本人都这样。在一家top500的日企工作过一段时间,感觉他们虽然大都比较认真,但是很怕担责任。这也是“报联相”(报告、联络、相谈)在日本非常被重视的原因吧。
当然也有比较懒散,草草了事应付领导的日本人啦。
总之感觉就是“一切听头儿的”,只要上司说ok,那就ok。


没接触过人,只接触过产品
去过日本旅游的人都有一种体会,漂亮玩意儿简直太多了
就商品的包装来说,欧美一贯是简约甚至极简风格,而日本则是精致风格,细节无可挑剔,且设计异常贴心,人性化,那些可爱萌物可不是什么机械化的产物~

因为资源匮乏,所以对物质更有一种“惜福”“感恩”的心情吧,所以日本的食物及其包装都做得特别好看,连肉包子都要放纸盒里,羊羹什么的更是高级的食物,包装在华丽的礼盒里
这种认真生活的心情挺不错的,很励志,不过肯定也很累。。


大学二外学的日语,老师是一个年龄约30多岁的日本女人(未婚)。

第一次交作业,批改后发下来我就震惊了。

写得不规范的字都被她一个个圈出来并且把正确的写到旁边,有一处纠正她自己写错了就用白色改正液涂改再写上,最后还写了句大概“对不起把你本子涂乱了”外加一个表情︶︿︶

总之很少碰到那么仔细的老师。


在日本生活过多年
才去日本时常常因为所见所闻而想起米卢带中国队时说过的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觉得这句话形容日本人蛮合适的。

某个日本同事问我对日本人工作态度的印象时我略装13的回答:
以某人的工作能力是100来打个比方,某工作要求的标准是80,该日本人最后会用120的态度做出>120的成果。而且至今没有遇见过“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情况。
他听后也十分装13的点了几下头

其实说夸张点这种用心认真的态度甚至不受工作性质的限制,大到公司高层小到基层服务人员甚至打工的在校学生,不管此工作自己切实利益关系紧密与否,都会以用心做到极致的态度对待工作,似乎在他们看来这都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这种对工作的态度还衍生出另一个特点:死板与变通的调和
日本人给大家的印象一向是刻板保守,似乎没了规矩就寸步难行的样子
但是在如何真正将自己的工作做好,特别是服务行业能让客人满意方面,日本人是会真的站在客人的角度去思考,替你想办法帮你解决困难,其实也就是人性化。


我很少接触日本人,唯一的印象就是大学的日本外教,他向学生讲述日本人进门时的礼节和对话等,整个一堂课都在开门关门,不厌其烦,让人侧目,不得不佩服。


没去过日本也不是专攻日本文化的伪ACG粉回答:
同为亚洲文化代表的中国和日本,很明显的区别是都没有过于强烈的个人意志。不同的是,国人的个人意志是在考量利损之后选择的沉默,将个人意志隐含在群体意识中表达(想想公交车上没人抓小偷,但一旦大家一起涌上去就把小偷打个半死的情况)。而日本国民,按照《别跟我说你懂日本》里讲的,很注重的一项人际交往原则是不“迷惑”,就是不给别人带来麻烦。在这种心态下,个人意志为了不妨碍群体意志的表达而加以隐藏(因此动漫老是在强调要表达自己的心意云云)。

回到严谨性这个问题上,实际上问题还就是那些,只不过是什么时候做和谁来做的问题。就像LS们举的例子,安排行程备好翻译也好,保存N年前的说明书也好(btw联想2000年左右收购过一个扫描仪厂商,刚好我们家买了它的一款消费级扫描仪。虽然他的驱动只支持到XP『从WIN98开始的哦!98,me,2000,XP四代哎』,mac那边也只支持到10.5,但驱动是一直提供下载的,并且有大大修改了驱动让它可以工作到win7下面。现在我还用它在win8下扫描个证件什么的很好用呢。谁说国货做不到严谨?关键看用不用心),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作为消费者也肯定会遇到,只不过他们在消费者提问之前就给了答案,只不过他们没有想过“说不定消费者在遇到这个问题之前已经把产品淘汰掉了”。只不过为了尽可能减少给别人带来的可能就努力去做,和资源短缺(又btw现在日本国民很多都觉得『反正现在人口都少了资源也不那么困乏了用得着为了一个小岛和中国闹得那么僵么』)和危机意识是没有关系的,只是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而已(忍不住想起乔布斯那个柜子背面的故事)。

不过有的时候严谨性什么的反而会带来麻烦,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很多时候看日剧就替主角捉急。


哎,说到这个问题。只能说这个民族的精神真的是像传说中那么严谨。当然也会有少数害群之马。。。
去日本就会发觉了,就京都那么干净的街道上,一大清早还有自发去街道上捡垃圾的人,捡那种你几乎看不见的垃圾。。。然后参观去买旅游纪念品,当时下了雨,然后大概也就买了七八十块人民的东西吧,然后服务员收完钱以后还不给我,而在那裁剪一个塑料袋。。。我当时就纳闷了,没事干嘛不快把东西给我让我走。后面还有人排队等呢。。后来他裁剪了一会然后朝袋子比划了一下,觉得差不多了就把2个剪好的塑料袋拼好,套在了装我买东西的纸袋子上,小心的贴好,又把纸提手的从预先在塑料袋上剪的口里掏出来。。。然后。。。递给我说抱歉让你久等之类。。。然后我就震惊了!!!!!这是何等的服务态度。。。。
但有时候大家都太有礼貌,也确实会给人感觉压力很大啦,比如在地铁上都不敢大声说话什么的。。。


我们做IT对日外包的,看日方提供的进度管理表,就是大大的一张A3纸,列出项目名称、预定完成日、责任人名字,完成一项就用铅笔打个小勾。

项目无大小,一律如此。
后来为了节约纸张,改成用Excel了。


说一个前天发生的事吧。

当时参加完学会,我和同实验室的叙利亚人准备坐飞机回东京。
在候机的时候,广播响起,说前往东京的航班会晚点,给大家造成不便万分抱歉云云。
叙利亚人的日语不是特别好,于是他一脸担心地走过来问我,刚刚是不是说飞机要晚点?
我说:是的
他问:那怎么办?刚刚说晚多久
我:5分钟
他:。。。。。。。。。。。。。。。。。。。


是的。不管是工程师及时解决技术问题时的表现,还是清洁工扫地,都可以轻易看出来。不用统计数字。


日本人做事的态度非常值得中国人学习。
我就在日企工作,经常会有事情需要联系日本的同事处理,不论事情大小,从来没有遇到过推诿,哪怕我联系的人或者最终处理事情的人在休假,或者干脆就是日本法定假期,他们都会尽快尽可能的处理相关问题。这个态度比我帮我老婆修电脑的态度还认真。


不仅是日本人,东亚文化圈的民族都很严谨,精耕细作的水稻文化所要求的体力和耐性形成了东亚民族的耐力和坚毅。水稻是一种比较娇气的农作物,种植需要经过整秧田、浸种、育秧、耙田、插秧、回青、分蘖、幼穗分化、孕穗、抽穗、乳熟、黄熟、完熟等十多个大小阶段,从秧苗如针开始的几个月里,人们就必须像抚育婴儿那样精心护理,随时注意气温、排灌、催肥、耘田、防虫、防病、防倒伏,收割期还要防禽畜祸害和霉雨天气,耐心细致,急燥不得。长期的稻作农耕,形成了温和内向、吃苦耐劳、耐心忍性、互助礼让、绵里藏刚的民族性格特征。不过是日本人最早成功,所以夸大了这种优点罢了,韩国朝鲜,中国和越南实际上在劳动者文化气质上不分伯仲,差异在教育程度和生产资本上。日本人的精益生产线管理,军事化管理不过是东亚家族式管理一种放大罢了。强调集体使命和协调优先于个人经济利益,只有集体生存下来,个人才能生存,实际上是削减了工人工资降低成本,使产品更具竞争力,除了东亚的其他地区根本模仿不了。加上大多时候我们误认为日本人的过度谦卑是一种严谨。

至于德国人的严谨更多是技术上,根植于德国人严谨的逻辑,德国人制造了全世界最先进的库卡机械人,比日本使用更多的机器,更多地剔除不稳定的人为因素,生产更标准,更规范的产品。实际上德国日本两者产品的核心不在技术,而在终端价格竞争。十年前德国加入欧元区,使用更便宜的欧元结算,让奔驰,大众这些德企销量大增,这就是为什么德国要誓死捍卫欧元。日元兑美元最近跌破一百,结果丰田获得了五年以来最好的业绩,员工获得五年来最高的薪水。可见价格才是最终武器。技术上美国和法国不会比日本和德国差,因为波音和空客产自美国和法国,比汽车需要更高的技术。但我们还是青睐德国和日本,因为他们形成了口碑和产业优势。很多原因其实都是次要,不过是我们非要为他人的成功寻找理由以安慰自己了解他人的需要,往他人脸上贴金子。


答案:日本人确实非常严谨。

补充:代价是他们牺牲了灵活性,没有plan就做不成事情。 试想如果任何事情都要做很详细的规划和应急预案的话是很浪费资源的。


在项目集成测试阶段,需要在BUG票上写明错误点、修改方法、错误原因,以及签字、日期等等信息。我所见到的BUG票上,没有一个日本人写的汉字是连笔字,每个字都是一笔一划的(包括假名和汉字)。而我们写的BUG票上面,汉字基本都是连笔字,不时有日本程序员来问,这个字是什么?那个字是什么? 为了提高效率,我们也只好一笔一划的写字,放弃了连笔。
其实,我们内部的BUG票上的字更飘逸,我们的小翻译总是追着写BUG票的人,问他们写的是什么。:-)。


日本人对工匠这个职业十分地重视。我国就差别大了,但我很想知道韩国人是不是也同样严谨,他们也有很牛逼的企业和产品。


进一家日本IC设计公司的第一年,给样片做测试,据说之前两个工程师已经测试了半年时间。要求是每组重复测试数据呈正态分布~
不过也有传闻,日本那边的年轻人,也有一下班就泡吧,一上班就伏在桌子上睡觉的,给人的感觉是远不如上一代。其实人的基本素质,只有没有劫难,没有开悟,平平淡淡的话,基本上都是一代不如一代的,参考个王朝皇帝好了。所以,我们也差不多。
还有那个说100做120的,确认一下,真的是这样。


不是日本人是严谨的,而是日本社会崇尚严谨的价值观而已- =。。
很多人也感叹现在年轻人不严谨什么的


这应该叫做 “刻板印象吧”


我们班里有一个东京大学的交换生,某天我碰见和那个交换生一个实验室的同学,纯粹为了搭话,我就问:“日本人不是一般比较严谨之类的嘛,咱们那个同学怎么样?他是不是很努力的啊?”
同学一脸笑意,和我说:“哎,天天晚上逛夜店。”
当时我想“小子不错啊,这种时候还敢出校门,逛夜店”(当时西安烧日本车来着,这边虽然不烧,可是日系的车还得挂面国旗的啊。他中文挺烂的,聚餐时候,他在的那桌,必然各种Chinglish)
我一脸惊讶的看着同学:“他都不用呆实验室做科研的么?”
同学接着又一脸诡笑,接着八卦:“说个更坑爹的。有天他和我师姐说,周末想借实验室做瑜伽。”(注:他们实验室空间比较大,估计有块大空地)
她师姐就想“反正周末嘛,老板不在,用吧,没问题。”
接着,第二天,他们惊异地发现,实验室里面六个日本留学生在做瑜伽!!!
我纯粹上来讲笑话的。


我之前在澳洲读书的时候,也碰见好几个日本人。 没有那么的恐怖的严谨。 那些很多都是一些比较成功的高管。 普通人,没有到达那个程度。


一切都是相对的。
如果说中国人不严谨,宇宙飞船能上太空,潜水能下到几千米?
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哪个群体都有严谨的人,也都有不严谨的人。这是主客观内外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不能一概而论。
当然,从一个领域、一个行业、一个方面或一个层次来说,有的国家、有的地区严谨的人相对比较多一些,是可能的。我们事实求是的认识这一点,才是科学严谨的认识观。

相关帖子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这土地需要我来灌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亚虎

Archiver|手机版|asiatiger BBS   

GMT+8, 2024-7-8 13:32 , Processed in 0.04641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